七十年代馬蓋文博士提出「同質教會」的觀念,宣教機構發出共鳴,互相結連,有策略地將福音帶給「最少聽聞福音的群體」或「鮮聞福音群體」, 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大使命!高效的佈道,就是福音不受文化、語言、地理等障礙,得在人數最多的群體中流暢地表達出來。
摘自:羅約翰《群體思想》
七十年代馬蓋文博士提出「同質教會」的觀念,宣教機構發出共鳴,互相結連,有策略地將福音帶給「最少聽聞福音的群體」或「鮮聞福音群體」, 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大使命!高效的佈道,就是福音不受文化、語言、地理等障礙,得在人數最多的群體中流暢地表達出來。
摘自:羅約翰《群體思想》
「群體」就是一群相當數目的人,他們因共通的語言、宗教、民族特性、居住的地方、職業、階級、處境,或種種的因素,彼此投契而結集一起。(《群體思想》,頁14)「群體思想」就是首先察覺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有不同類別的群體,然後按對象群體之獨特性,設計事工,並按計劃實行。(頁19)
因不同的專家對「群體」有不同的定義,以致有不同的「數目」。本會採用《把握時機》宣教生命課程的做法,以Joshua Project作準,共有一萬六千個群體,當中有七千個為鮮聞福音之群體。
詳見︰www.joshuaproject.net/global_statistics?
摘自:夏忠堅《薪火燎原——華人基層宣教策略》?2004???31-36?
摘自:夏忠堅《薪火燎原——華人基層宣教策略》?2004???31-36?
Unadopted | 未被認領 |
Unengaged | ?未有
|
Unreached / Least reached | ?????? / ?????????未得:少於2%福音派信徒/5 %基督信仰者/5間本色化堂會/1,000名本地信徒???????? /鮮聞福音 / 最少聽聞福音 |
E0 / M0 | 本地佈道 |
E1 / E2 / E3 | 本地跨文化宣教 |
M1 / M2 / M3 | 海外跨文化宣教 |
Regular mission | 常規宣教:在「已得」之民中間作跨文化事奉 |
Frontier mission | 開荒宣教:在未得之民中間作跨文化事奉 |
Viable church | 生生不息的教會:信徒薪火相傳地佈道及宣教 |
Orality | 口述事工:用故事作佈道、栽培、領袖訓練、植堂之法。世上有70%人不懂或不願看文字! |
Holistic Ministry | 整全事工:大使命、大誡命並存;教會、社會服務擕手;福音宣講、權能接觸、社會服務結合(《群體思想》,頁27) |
了解更多:www.joshuaproject.net/definitions.php; Winter, Ralph D. and Koch, Bruce A. “Finishing the Task – The Unreached Peoples Challenge”. 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A Reader. Pasadena, CA: William Carey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