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幹事手記:好感思維‧助你好好生活

蔡康怡 Colon Choy

回顧過去,你會發現香港基督教的發展,與其能否適切回應當時社會需要有密切的關係。

例如 4、50 年代殖民地政府仍未開展社會福利事業,慈善救濟早已成為宣教士和教會接觸生命的途徑;

及後基督教團體又看到教育能有效提升人的生命質素,於是紛紛興辦學校、培育人才。

這些前瞻性的宣教策略,帶來基督信仰在香港的廣泛傳播。

時至今日,香港教會又看到這世代有甚麼需要,以致能作適切的回應呢?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

耶穌早早指出,「勞苦重擔」是人心普遍現象,帶來的後果是心靈日漸麻木,對屬靈事物缺乏反應,活如行屍走肉。

因此當務之急,人心需要回歸安息,而學效耶穌就是得享安息的最佳途徑,若教會能好好掌握並傳遞這安息之道,自能回應這世代逼切的需要。

然而,觀乎現況,很多基督徒也知易行難,自己亦屬「勞苦重擔」一族,如何助人自助呢?

筆者作為機構總幹事,發展事工自不在話下;

同時又是一位牧者,每星期都要到不同教會講道、教導、帶查經、領聚會,更要牧養生命,人與事都滿滿充斥着自己的日程,用「全時間事奉」形容實不為過;

正因自己屬「勞苦重擔」的高危一族,促使我常常反思如何靠主活得輕省。

若你有留意上期「AO Life‧好感生活」,我們誠意推介的一系列「好感生活工作坊」便是其中一項有效出路。

一個工作坊體驗,集娛樂休閑、信仰整合、發揮恩賜、福音預工、宣教裝備多功能於一身。

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工作坊體驗,幫助參與者有系統地建構一些輕省人生的重要思維,我們稱為「好感思維」

定位為人生好好定位,才不會在高山低谷中迷失自己(腓2:5-8、3:13-14 )

整合最重要的價值,是擁有整合各種價值的能力(彼後1:5-8 )

創意創意源自對事物本質的深度認知,從中靈活變化、推陳出新(羅12:2、太10:16)

思考敏於傾聽,善於提問,成就一流思考力(路2:46-47)

夢想夢想成真,來自造物主心意、自我認識和世界需要的交滙之處(約5:17-20)

信任堅定的信念,加上堅持的良善,為你帶來一段段忠誠的信任關係(太5:37-45)

以上 6 個「好感思維」對建構美好人生來說,都極其重要,卻又常被人忽略。

因此,今期「AO Life」你將會看到一位福音歌手和音樂製作人如何在夢想與現實的矛盾中為自己定位

又會認識到一位年輕人如何整合各方資訊和資源,再加以思考尋索,勇敢地為自己的前路作出選擇;

與此同時,一位宣教士親身示範如何在宣教工場運用上帝賜予的創意祝福生命;

一位茶藝師更憑著對信仰和品質的堅持,獲取別人的信任、也帶來分享福音的機會。

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好感思維」見證,期望你從中得着啟發,結合信仰與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過一個輕省人生。

讀者不妨自我評估一下,你有多重視這些思維?

它們又為你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