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幹事手記:末世 —— 重新對焦的操練

蔡康怡 Colon Choy

一次聚會中,問在座參與者:「你覺得自己現時最大的需要是什麼?」

一位弟兄立刻回答:「這幾年,我們都過著捱打的日子,我相信現時最大的需要,是身邊能夠有多些令人振奮的消息!」

回顧昔日耶穌受害之後,跟隨者頓失所依,看不清前面方向。走在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灰心的門徒就是當中的代表。
耶穌如何令他們的心再次振奮起來?

1.  對焦上帝聖言

「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 24:27

越動盪多變的世代,越需要抓緊聖經不變的應許。

這幾年,香港亞協不斷到各堂會舉辦「成長向度查經體驗工作坊」,這個查經模式以「歸納式研經法OIA」為基礎,再配以各種受眾成長向度的帶領技巧與進路,幫助教會突破團契 / 小組查經的重重限制與挑戰,一步步建立一群愛慕查經、享受查經、願意實踐聖經的屬靈群體。

最近一次受邀前往大澳一間教會主領此工作坊,喜見當中不少父母和自己的兒女同組查經。
大家帶著開放的心態討論經文,每每發現新亮光時流露的欣喜滿足,讓人感覺猶如置身伊甸園的無憂境界。

2. 對焦與主經歷

「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路 24:30 – 31)

耶穌藉主餐再次勾起門徒與耶穌在世時的共同經歷,讓他們明白,即使人未察覺,但主每時每刻都與他們同在。
香港亞協另一重點推動事工,就是透過「召命向度職涯規劃」,引導受助者有系統地發現上帝在他們身上賜下的恩賜、才幹、經歷,並幫助他們整合這些人生寶貴的資源,建構一個充份發揮所長的人生方向。

在這過程中,筆者發現,在這個充滿比較的世代,人往往看不到上帝早已賜給自己的資源,反而對別人擁有的卻趨之若鶩,因而費盡心思追求,落得一個又一個錯配的人生。

耶穌讓兩名門徒重新對焦上帝話語的信實和與主連結的經歷後,他們的心再次火熱起來,於是折返耶路撒冷,並向門徒一一陳明這令人振奮的消息。
耶穌此時再次顯現,繼續處理他們生命焦點的偏差。

3.  對焦神國復興

「他們聚集的時候,問耶穌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 1:6)

門徒一直關注的焦點,是以色列國何時能脫離政治上的轄制,得享自由,就如身處「捱打」光景的我們,時刻盼望早日脫離眼前困局,得享安樂日子。
然而,若我們以此成為人生的盼望,我們只會失望連連,因為耶穌早已預言末世的日子只會越來越艱難。
若我們仍執迷不悟,結果很可能就會像門徒般,到死那日,仍未得見以色列復國的絕望光景。

留意,耶穌受害之後,40 天之久向門徒顯現,祂的焦點是向門徒詳細講說「神國」的事(徒 1:3),並吩咐他們實踐神國的使命: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 1:8

作主門徒,唯有以「神國」的事作為自己生命的焦點,這樣才能得見盼望的真正落實。
筆者在疫情開始期間加入香港亞協成為新一任總幹事,所面對的困難挑戰自不會少。
若我將焦點經常放在機構財務和營運上如何逆流而上,相信我只會不停在憂慮惶恐中度日
然而,上帝更叫我看到逆境中無論教會以致社會的迷惘、教牧以致未信者身心靈的需要,從而看到神國復興的種種契機,生命被轉化的喜悅,教我每天都能帶着使命而活在永不落空的盼望之中。

4.  對焦聖靈工作

耶穌並沒有叫我們空槍上陣承擔使命,相反,祂叫我們要等候「聖靈」的降臨。於是門徒不再像以往般,事事憑血氣行事,而是乖乖地聚在一樓房中祈禱等候(徒 1:13)。

聖靈一旦工作,整個復興運動隨即全面展開。

我們都關心神國擴展,但我們又花上多少時間祈禱等候和辨識聖靈的帶領和工作呢?
最近認識一位關心日本宣教事工的弟兄,他看到很多香港人包括基督徒都喜歡到日本旅行、關心日本宣教的信徒也不少,但為何願意持續為日本禱告的人卻為數不多?
他明白一切的復興,都從上帝首先興起我們禱告的心開始,於是他主動與我們機構商討,透過承辦「使命假期 Mission Holiday」,帶領一批又一批教會肢體前往日本作深度旅遊,目的是讓他們看見當地真實需要,回港之後就能貼身地以禱告記念日本的宣教復興。

他自己亦身體力行,風雨不改地每星期與幾位弟兄為日本禱告。
我親眼見證着上帝透過他們的禱告,奇妙將不同關心日本宣教的人、事、資源聚集一起,超乎人的所想所求。

或許,我們是時候還原基本步,重新對焦這 4 個信仰中最純粹的教導,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更多從上帝而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