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營養學發現主的偉大創造——
健康教練葉陳小娟博士

Sonia Yip 葉陳小娟
教育學博士
中國茶療師(中國茶療法研修院)
中國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高級)
國際認證專業健康教練(IIN Certified Professional Health Coach)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健康教練,因為過去我對健康的理解非常有限,身體狀況也不佳。
我自幼瘦弱,但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遭遇過大疾病。20 歲至 30 歲之間,我精力充沛,甚少生病,還經常日以繼夜地工作。當時的我未曾經歷疾病纏身,因而無法理解身邊為何總是有不少人體弱多病。
29 歲以後,我加入了國際人道救援組織,有機會踏足世界各地,參與南亞海嘯、阿富汗、四川地震及日本東北地震等災區的重建工作,還在中東和中亞地區協助社區發展。那時我經常穿梭不同地方,攀山涉水,在機場或簡陋的地方借宿。
尤記得一次在黎巴嫩的戰後災區,晚上我因腸胃劇痛而嘔吐不止,徹夜難眠。當時我推測,可能是坐長途車時空肚吃了一些黃豆,所以提醒自己以後切勿空腹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
後來,一次在四川的鄕間,我吃了美味的麻辣蝦,坐火車時再次經歷劇烈的腸痛。於是,我再度提醒自己要謹慎進食辛辣食物。
此後,我對飲食變得格外小心。
大概在我 40 歲那年,經歷了最嚴重的一次患病。我突然無緣無故地不停腸痛,疼痛到只能喝清水,連一點粥水也吐出來。
進了醫院,診斷為腸炎。由於無法進食,我只能依賴吊鹽水和服用消炎止痛藥,整個人變得非常虛弱。好不容易捱過了一星期的留院治療,我以為自己康復了,能回復正常飲食;卻沒想到一星期後,又再腸炎發作。
第二次進醫院,仍然是吊鹽水和服用消炎止痛藥。這次做了詳細檢查,包括照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我的腸道嚴重發炎,醫生唯一的解釋是我天生的腸胃較其他人衰弱。
我的腸炎持續,反覆進出醫院,看過不同醫生,大多只給我開消炎藥。我卧床近三個月,大部分時間只能喝水,情況有點好轉時,偶爾能喝一點粥水。
原本纖瘦的我,體重又減掉 10 公斤。我開始思考,我會不會一直無法康復呢?
斷崖式衰老
原本精力充沛的我,自 30 歲起,健康持續下滑。研究顯示,身體衰老的轉捩點通常發生在 34 歲、60 歲和 78 歲左右,而我正好進入了第一個所謂的「斷崖式衰老」階段。
首先,我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早上醒來不久就變得精神萎靡,經常勉強自己應付日常工作。我的腸胃持續不佳,偶爾還會出現急性腸胃炎。
其後,我成為跨國機構的 CEO,經常要到海外公幹,食無定時,工作壓力也很大。身體開始出現各種毛病,長時間睡眠不佳甚至失眠,我嘗試各種方法卻無助入睡,變得對晚上產生恐懼,憂慮自己永遠不能像以前那樣正常入眠。
我也經歷多次全身關節疼痛和發熱,躺在床上彷彿躺在火爐上一樣,徹夜難眠。
儘管健康狀況惡化,但我當時認為年齡增長令健康下滑是自然現象,並沒有意識去改變生活習慣,也不認為身體狀況能夠有所改善。
那時,我剛完成一個階段的工作,正準備投入另一階段的項目,卻完全意想不到,這是上帝引領我重新調整人生和健康的契機——祂帶領我踏進健康事業,成為我新的人生使命。
人生新里程
轉捩點始於我看到一對主內好朋友夫婦的轉變。
我認識他們已經 20 多年,男方體弱多病,經常進出醫院,妻子也有各種健康問題。然而,他們卻成功逆轉健康和青春,重獲有史以來最佳的身體狀態和魄力。
他們的轉變激發了我對營養健康的興趣。
透過他們的例子,我發現到自己身體各種毛病的根源,並了解原來我也有可能逆轉健康狀況。
在嘗試改變後,困擾我多年的腸炎終於消失,失眠問題也不翼而飛。我能夠一覺睡到天亮,醒來後一整天都精神抖擻!甚至我的面色也改善了,皮膚變得緊緻,黑斑亦減淡。我興奮地發現自己開始重回 20 歲時的健康和活力。
現在我可以享受人生,與家人和朋友相聚,更開展了有意義的新事業。

感恩主使我回歸穩健的身心社靈,
能享受家庭樂,親親上帝創造的大自然。
助人回歸整全健康
過去幾年,上帝給我機會服事不同的群體,特別是一些在病痛中受盡煎熬的人。而近年,我開始注意到身邊特別多的癌症患者,其中甚至有胰臟癌達到第四期的。
在為不同病人進行健康營養咨詢的過程中,聽到他們在患病期間四處尋求治療方案,例如參加醫院的醫療講座,但許多人曾遭遇被醫生勸告放棄治療。我內心非常難過,這對病人和其家人來說,是何等的惡耗?
感恩我認識一些透過營養健康改善病情、重返正常生活,甚至能與家人一同外遊的案例。讓我接觸的癌症病人了解到,正確的營養吸收,能夠幫助他們恢復健康。同時,亦讓他們發現上帝的奇妙創造。上帝在大自然中,創造並提供人類一切所需要的營養,並且透過科學技術幫助人體更全面地吸收,使病人能擁有重拾健康的盼望。
管理身心健康 為主走更遠
身體管理也是信徒的召命之一,但昔日我不懂得關心自己的健康,直到生病時才尋醫,把自己的健康寄託於他人身上。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有時健康出現警號或問題,是上帝提醒我們要注意自己的生心理狀況、生活或飲食習慣?
與其等到身心受苦才正視健康或生活習慣等問題,何不在上帝出手「警告」前,便做好預防,作好身體和生活管理?
如今,我學會了不再等到身體出問題才去處理。功能營養學及其研究,不但與我的經歷有著許多共鳴,更學習到細胞健康原來對身體的各機能和自癒能力尤關重要。細胞促進再生、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炎症、提高營養吸收和產生能量。還能支持身體受損機制進行自我修復。
種種知識,讓我愈發看到上帝偉大的創造,使我更珍愛祂賜給我的身體,更重視助人自助維持健康。
因此,我致力在這一領域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健康教練。在完成教育博士研究後,務求將信仰、營養健康與教育理論結合,以幫助他人建立健康正向的生活態度,逆轉不良的生活習慣,並在身心社靈上均獲得全面的平衡與滿足。
盼望我們也能以智慧的心成為身體的好管家,用身體榮耀主、服事主,叫人認識主的偉大創造與榮美。
葉陳小娟博士與「好感生活體驗館」合辦「ReConnect健康教練訓練課程」工作坊。致力幫助人們整合並建立健康的身、心、社、靈,以得著真正的平安(Shalom:「完整」、「完美」)。
了解更多「好感生活體驗館」的工作坊資訊,請瀏覽《事工小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