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從簡約開始——同工實踐篇

蘇建榮 Wing So
維港灣長者會所活動幹事
維港灣長者會所是一個關顧老友記們身心社靈的長者鄰舍中心,我們更融合三重召命理念於服務當中,向老友記們實踐三重召命。作為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我又如何回應三重召命,推動環保,保護上帝所創造的美麗地球?
「環保」定「孤寒」?
別人眼中的我,是一個非常「孤寒」的人,我不喜歡隨便花錢買東西,我喜歡好好保養個人物件,以致能長時間使用,或者將衣服破爛後再修補,直至不能穿著為止。別人說我「孤寒」,我卻認為這是環保的行為。
另外,眼見現時人們越來越少維修電器的習慣,電器一有問題,我們便不假思索地購置新產品,將舊電器抛掉,其實電器可能稍作維修便能如常運作,所以,這樣的生活取向,令我覺得要更注重保護環境的議題。
但是,令我最痛心的事情,就是我們破壞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當我到郊野行山,發覺有大量膠樽或口罩被棄置郊野,某些垃圾更流入海洋,這些塑膠令大量海洋生物受苦甚至死亡。
若我們仍視而不見,見而不理,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將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
環保從我做起
影響他人參與環保行動,談何容易?現實生活中,總會遇上一些處境不能實踐環保,例如鼓勵家人減少使用垃圾袋,但習慣性地家人總會使用多個垃圾袋,將垃圾分門別類,這等習慣性的行為實在難以一時三刻地改變。
雖然影響他人關注環保有不少困難,但這並不等如消極地停下來。反而,更應該從自己開始,將環保整合至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會盡量使用布口罩,因為一次性口罩使用化學物質製造,對環境帶來不同程度污染。據研究者表明,僅一隻漂浮在海洋中的一次性口罩每天都會在水中釋放多達 173,000 個微塑膠纖維。該研究的作者指出:「這意味著,單單在 2020 年,海中的微塑膠廢物再加上已存在於海洋中的污染物總重量可能就已多達 72 至 31,200 噸。」
另外,其實從生活細節亦可以環保,例如冷氣不要調太低溫度、減少使用紙巾、不要浪費食物等,這些小行動也可以關愛我們的世界。

老友記都可以環保
如果你問我老友記們環不環保?我會答你一半一半,活在方便快捷的年代,誰不想要「快靚正」又「方便」的東西,老友記也一樣。
但是,當我向老友記分享環保方法,或鼓勵他們在家推行環保生活時,我發現其實有很多老友記的生活,早已實踐環保,例如重用物件、節約能源等。
其中一項老友記的愛護大自然計劃,就是帶他們去沙灘或海邉「執垃圾」,讓他們知道香港海岸受垃圾污染的嚴重情況,並身體力行,帶動他們清潔沙灘。除此之外,讓他們知道,其實垃圾污染的始作俑者是「我們」,所以,先從自己出發,減少垃圾,善用廚餘,過一個簡約的生活,讓世界少一點污染及破壞。
正如我之前所提及,雖然,在香港推動環保仍面對不少挑戰及困難,但不要氣餒,先從自己做起,作一個好榜樣,從小出發,便能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影響他人,同心保護神所創造美好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