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幹事手記:環保——讓自己和世界少一點負擔

蔡康怡 Colon Choy

環保的逼切性,相信已不用置疑;然而,較諸其他信仰群體,我們作為神所托負的地上管家,似乎沒有明顯可見積極的參與。

聽過不少基督徒這樣回應:「末日終會來臨,我們如何努力,都於事無補。因此我們更應放眼於將來的新天新地!」

如果你也有同感,請看看撒迦利亞書14:4-7 ,先知預言末日來臨時的情景:

「那日,他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這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們要從我山的谷中逃跑,因為山谷必延到亞薩,你們逃跑,必如猶大王烏西雅年間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樣,耶和華我的神必降臨,有一切聖者同來。那日,必沒有光,三光必退縮。那日,必是耶和華所知道的,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

不錯,耶穌再來時,必定會為屬祂的人開一條拯救之路。然而,聖經中清楚表明光明來到之前,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黑夜。我們看到前一陣子歐洲多處地方經歷氣溫高達40c 以上那些叫苦連天的日子,是否能給我們一些暗示:人能否捱過黑暗得見光明實屬未知之數。

很多時,環保總與「費時失事」、「吃力不討好」等形容詞劃上等號。不過我們要知道,環保的操練,就是處理人類「貪」這個萬惡之根:貪多、貪快、貪財、貪方便、貪新忘舊、貪得無厭 …..。容讓貪念坐大,最終便是自食其果。正如霍金(Stephen Hawking)所言,「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

曾聽一位友人分享,歷時差不多快三年的疫情教曉他,原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並沒有想像中多。不能外遊瘋狂購物、少了很多在外用餐的機會、生活不單能夠如常運作,更從中多出空間關顧心靈上的需要和與人建立深度的關懷,較之三分鐘熱度的物質滿足更充實持久。

今期AO Life 以「環保」為主題,我們或許不能扭轉地球已被逐步破壞的事實,但至少作為基督徒,我們可提醒自己盡量不參與這破壞的行動,同時亦開始建立一些新的小習慣,與大地恢復友好關係,討神喜悅。

延伸閱讀:人類召命系列——環保篇環保篇
延伸閱讀:環保從簡約開始——同工實踐篇
延伸閱讀:從栽種生命.生命被栽種——伙伴實踐篇
延伸閱讀: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香港會議——心意更新.美境重建
延伸閱讀:30天環保小行動